第241章 确山决战-《带着宝藏复大明》
第(3/3)页
王学军占据了确山,做为后方的依托。
两面没有发动对行进中的敌人的任何进攻和骚扰。
在这么大的战场上,战术上的,即便是胜利,也不能改变战略上的任何变化,何必费那个劲?
大清的夜不收,和新明的锦衣卫,即便双方碰面,也不过是近距离的观察,根本没有任何冲突的必要。
一两个人的死伤,在即将爆发的,几十万人的大战中,根本就微不足道。
双方都保持着战术上的克制,都在为即将战略上的决战,做着最充足的准备。
这期间,环视在周围的各个势力,也都派出巡哨侦查,严密的注视着战场的一举一动。
大清和新明也没有人理会他们。
这个时期,双方都明智的知道,再搞战场遮蔽,已经没有任何意义。
反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将敌我的情况,展现给那些摇摆的势力。
这样,更有利于在战斗之中,让其他势力闭嘴。
然后在战争后,更能威慑收复他们。
在各种各样势力的眼里,不管哪一方胜利或者失败,受益的都将是他们。
因为他们都可以在这两个强悍的集团血拼一场之后,减轻这两个巨大的实力集团,那种对他们来说无形的压迫,获得一段难得的喘息时间。
在一个清晨,难得的体现了上古仁义交战的场景。
双方都没有干涉对方的排兵布阵,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的战略设想,开始列阵对敌。
一时间,确山北面这不大的地域彻底的被人海填满,旌旗招展,人喊马嘶。
在一整个上午的排兵布阵之后,在天到中午的时候,在各方势力观战者的瞩目下,战场,突然变得安静了起来。
战前的安静,就宣布着,一场惨烈的厮杀即将开始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