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 洪承畴王学军都进大别山-《带着宝藏复大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都打不动了,留下李岩坐镇陈留,王学军准备灰溜溜的回陪都扬州。

    然而就在他要走的时候,突然接到锦衣卫汇报,洪承畴带着东拼西凑出来的一万绿营,回到大别山,去围剿剩下的山寨兄弟去了。

    得到这个消息,捏着情报,王学军愣愣的坐在那里思想了好久。

    在后世,千里跃进大别山,那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决策。

    因为只要占据了大别山,就直接威胁到了南京。

    现在的状况和那个时候是多么的相似啊?

    洪承畴进了大别山,剩下的那十几个山寨,是绝对抵抗不住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的。

    没有了这十几个山寨作为支撑,整个大别山区的百姓,就没有了继续反抗满清的希望。

    就会彻底的解除对南京的威胁。

    更让南北中原地区,连成一片。

    而那样的局面形成,自己在河南的这支队伍,就再一次出现了腹背受敌,两面被夹攻的窘境。

    刚刚收服的三个州府,随时有被再次攻陷的可能。

    那把原本准备迁移山东人口,到这里实行承包屯田的政策,就不能实行。

    这个政策一旦不能实行,自己占据的这河南三府,就成了鸡肋。

    不但不能像当初预测的那样,让这三个沃野千里的府,给新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收入,反倒会成为新明政权,财政上的一个巨大包袱。

    必须占据大别山,威胁南京,让洪承畴不敢对镇江扬州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必须占据大别山,将整个中原彻底的割裂.

    必须占据大别山,让自己经营河南,后背无忧。

    必须占据大别山,将南明的势力,隔绝在西南偏安。

    必须占据大别山,将大顺的势力,隔绝在西北。

    但,洪承畴去了大别山,那么,让谁去对付洪承畴呢?

    李岩?帅才,可去。

    但他去了,谁坐镇河南,来和满清对峙呢。

    李锦江,可行。

    现在的李锦江,已经是两师四万人马的军长了。

    但以他的能力,能对抗的过洪承畴吗?

    再说了,抽掉他去了大别山,那么,李岩手中的兵力就不足了,还能对付得了对面的阿济格吗?

    谁去对付洪承畴?

    在心中万般盘算之后,王学军发现,其实自己漏掉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