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 国债股票-《带着宝藏复大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于是,剩下的两百万转眼就被各级官员士绅商贾瓜分殆尽。

    其中洪承畴没钱,但为了显示上下一心,为国出力的高风亮节。

    叫去王学军,在王学军的手中,借了二十万银元,购买了国债。

    当后来,王学军手紧的时候,老人家归还了这二十万,但利息没提。这样,他用王学军的钱,足足赚了五万大洋,当时就在扬州,买了一座院子。

    气的王学军跳脚的同时,还捏着鼻子封上一千银元的银票,做为乔迁之喜。

    当大家债券到手后,突然间许多人发现,自己冒进了。

    有的官员拿出来半年的俸禄购买了,结果大家的生活质量明显的下降了。

    而有些商人突然发现,自己的周转有些不灵了,这可怎么办?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,不能凉拌,必须热炒。

    于是,国有的,以定王坐镇的,以摄政王为总设计师的,新明第一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。

    当时王学军规定,这个证券交易所的收入里,有一分,归定王和永王,一分归皇上。剩下的归户部。

    当时小皇上对于这样照顾自己,表示了坚决的拒绝,一切为了国库财政。

    其实,他是没看上那点小钱。

    何必为了那点小钱,换一个贪婪的名声?

    结果后来,每每夜半醒来,后悔的顿足捶胸。

    证券交易所开张。

    原本那些急于变现用钱的,就拿出来自己的债券,在预估最低百两银元,年收入能达十块的,就忍痛割爱,以一百零五块卖出,虽然交易所收取了四分的税收,但也有四块半落袋。

    而那些没用机会买到债券的,抓住这个机会,纷纷抢购,来圆自己未来的发财梦。

    大家一看这个东西,其实不用等到期,就能赚钱,于是,在王学军花光了这笔五百万军费之后,再次推出两百万军费债券,就转眼之间被人一抢而空。

    而王学军又做了一件不说是骇人听闻,但足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的事。

    那就是,他将他自己名下的军工厂,钢铁厂,还有酒厂,织布厂,未来的水泥厂,按照一块一股,进行招股。

    立刻让大家追捧哄抢。

    枣庄焦炭场老板因为焦炭的需求越来越多,急需资金扩大生产。

    一见这个股票东西好啊,于是,也挂牌招股。一时大卖。

    其他各种作坊工厂有样学样,纷纷上市股票。

    一时间,大街上行人见面,不再是问吃了吗。而是问,今天涨了吗。

    举债和交易所的花红税,为朝廷户部带来了大笔的收入。

    现在王学军又有钱了,于是,扩军再战,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